构图的核心真的是如此简单,简单到大部分人都知道,却又不以为然的在实际应用时忽视掉它,从而陷入各种构图套路和技法的泥潭之中...

很多摄影师都会采用三分法(井字构图、黄金分割)、居中构图(对称)、引导线(延长线、汇聚线)、对角线(X线构图)、画框、减法原则、对比构图、层次构图(前中后景)、三角形构图、透视(比例)、重复 ...

其中 “三分法” 占了80%以上。

其实,摄影构图的核心技巧很简单:先思考并确认照片的主体,或者是要表达的主题

大多数人构图失败的原因,不是因为三分法、对称法,而是因为他们从未思考过照片的主体和主题是什么,只是凭感觉凭运气或者简单的套上各种条条框框的构图技巧来拍摄。

大多数人后期失败的原因,不是因为不会Lightroom、PS、美图秀秀,而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思考过照片最后要调成什么样子。

摄影既是加法,也是减法

摄影核心在于我们要突出的主体和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。

会干扰主体,不符合主题的元素,就要从画面中减掉。

能承托主体,有利于主题表达的元素,我们反而要把他们加到画面之中。

如果我们的主题是雪山,主题想表达的是高峰的威严,那这张的构图元素取的太多了,前景的草地大量占据构图空间,没有衬托出雪山的壮丽,让雪山显得很小。

这时就需要做减法,减去无关的前景草地和中景云海,把构图改成下面这样:

所以摄影中的减法,并不是简单的把除了主体外的东西都统统去掉。我们只需要去掉不能衬托主体、表达主题的元素。而和主体、主题相关的元素,我们要保留在画面中,决不能简单的减去。

但是如果我改变一下主题,照片的主题是想表现整个日落场景的壮阔。那么我不仅不需要做减法,反而需要做加法,用全景构图的方式,把更多的元素给加进来。所以草地、人、雪山、云海以及太阳,我都不放过,全部放进了构图中。

同样要注意的是,加法也不是毫无规则,什么都可以加进来的。只有能表达自然壮美的元素,比如云海、夕阳等等我才能加上去。如果有特别破坏气氛的元素,比如电线杆、发射塔等等,我们是决不能把它们加入取景画面的。

没有最好的构图,只有最适合你的主体和主题的构图

同一个场景,想突出的主体和表达的主题不一样,那么构图也应该相应的调整。

一切构图法则,不管是三分法、引导线、居中对称等等,都是为了照片的主体和主题服务的。

举一反三,融会贯通

一旦我们理解了摄影构图的核心是确认主体和主题,我们自然而然就明白了什么时候该用三分法,什么时候该用居中法,什么时候需要另辟蹊径。

三分构图法(井字构图、黄金分割构图)适用于比较自然、轻松的场景,可以让主体不太死板的同时保证画面的平衡。

中心对称构图法适合主体过大、严肃庄重、天然对称等场景,如教堂,皇宫,会议,寺庙,倒影等等。

当主体占据大片画面,又没有其他物体来平衡画面,就只能把主体放在中间附近位置了。

中心构图适合需要重点突出主体的场景,让人直观以中心为落脚点。

留白构图适合以主体为基础,去除繁杂元素而大面积留出天空,草地,黑白纯色等等区域,让画面更有空间感和视觉感。

孤立主体构图适合人像和动物写真,模糊背景突出主体。

对角线构图适合有强烈的延伸方向主体的画面,如桥梁,道路,栏杆,墙壁,铁轨等等

前景/框架构图适合具有前景作为框架来拍摄主体的情况,比如门窗,树干、树叶、婚纱等场景。

纵使有千千万万中构图方法,一定要根据拍摄的主体和主题来灵活变化。

构图没有绝对的对错,要根据摄影师的灵感创作出属于主体和主题最好的构图方式。

抓住照片的主体和主题,融会贯通,举一反三,你会发现摄影构图真的很简单!

参考文献:

摄影构图的核心技巧 - 不是三分法,也不是做减法

十个要点掌握人文摄影的核心技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