股票基金投资从入门到精通。

一、基金

1.分类

按照投资标的的类型来划分,基金可分为股票型、混合型、债券型、货币基金。而风险和收益也是从高到低:股票型 > 混合型 > 指数型(被动的股票型) > 债券型 > 货币型。

股票基金(主动型)

由基金经理选择股票,并决定股票的买入卖出的股票基金,投资收益取决于基金经理的投资能力。简单来说,买主动型股票基金就是挑人和挑公司。

股票基金(被动型)- 指数基金

指数基金是按照既定规则,参考指数来挑选股票,买入卖出的股票基金。简单来说,买指数基金就是挑指数。

指数基金有三个独特的好处:长生不老,长期上涨,费用低廉,因此它是我们定投的主力。

混合基金

既有股票也有债券的混合基金,股票仓位可以高于 50%,这时它是偏股型股票基金。混合基金都是主动型基金。

债券基金

由各种企业债、国债组成的基金,长期收益率在 6% 左右,风险较低。

货币基金

由各种短期债券、短期理财、现金组成的基金,长期收益率在 3% 左右,风险极低。

2.基本概念

盈利收益率(EP)

市盈率的倒数(公司盈利 E ÷ 公司市值 P)。

市盈率(PE)

股票价格 P ÷ 每股收益 E,也表示在利润不变的情况下,投入资金收回成本的年限。

滚动市盈率(PE-TTM)

以市场价格除以最近4个季度的每股收益后的比值,较好解决了静态市盈率有延迟和动态市盈率会不准的问题。

PE 百分位

当前 PE 值在选定期间的百分位排名位置。

比如 10 年 20% 分位,表示最近 10 年只有 20% 的时候 PE 比现在低,说明过去大部分期间(80%)是高于当前估值。

市净率(PB)

股票价格 P ÷ 每股净资产 B。

PB 百分位

当前 PB 值在选定期间的百分位排名位置。

股息率

分红率 × 盈利收益率(分红率往往长期不变,所以股息率和盈利收益率成正比)。

全市场等权中位数市盈率/市净率

市场整体市盈率/市净率用于衡量一组股票价格高低的整体水平,反应市场的真实情况。

巴菲特指标(证券化率)

一国股市总市值与GDP总量的比值。是股神巴菲特分析了美国80年上市的数据,总结的一个判断股市高位和低位的一个指标。

在我们国家,巴菲特指标和沪深300指数的走势是高度相关的:

一般来说,在我们国家巴菲特指标低于70%时代表低估可以大胆买入;巴菲特指标70%-90%可以正常持有;而如果巴菲特指标高于90%那就得当心了。

波动率

基金投资回报率的波动程度。

最大回撤

过去某一段时间内基金最大的跌幅,通常用来衡量基金产品的抗风险能力。最大回撤不仅说明了过去在熊市中基金经理对净值回撤的控制力,也代表了未来可能会面临的的最大亏损。如果一只基金的最大回撤指标超出自己的承受能力范围,那么选择投资这只基金就需要谨慎。

3.相关费用

申购费

指数基金的申购费率,通常是 1%~1.5%,通过基金平台购买通常会打 1 折。

赎回费

如果持有基金在 7 天之内进行赎回的话,会有一个赎回费,费率为 1.5%。超过7天之后,赎回费率通常是 0.5% 左右。很多指数基金在持有 1~2 年之后就免除赎回费了。

管理费

大多数指数基金的管理费率在 0.5%~0.8%,未来还会逐渐下降。

托管费

所有基金都有管理费和托管费,费率一般在 0.1%~0.2%。

跟踪误差

衡量指数基金跟踪的指数的偏离情况,数值越小则代表偏离误差越小。

注意点

  • 尽量选择规模至少大于 1 亿元费率比较低跟踪误差控制良好的指数基金。

  • 指数基金只要不频繁交易,是所有金融产品中费率最低的了,所以不要过于频繁交易而产生较高的费用。

  • 申购费和赎回费是在交易的时候收取,管理费和托管费是持有的时候,每年从基金净值中扣除。

4.选哪些基金?

市面上这么多基金,那应该选哪种呢?

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的收益和风险都较低,是比较稳妥的投资方案。

但我们既然是做投资,目的当然是为了赚钱,为了追求高收益嘛。

除去货币基金和债券基金,剩下的就是指数基金和主动基金两大类了。

5.指数基金还是主动基金?

股神巴菲特曾公开说过:定投指数基金,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业余投资者往往能够战胜大部分专业投资者!

但股神的话也要辩证的看。相比国内,美国的证券市场年代久远,更健全,更成熟,股市的走势会和国家经济的基本面呈正相关,所以指数基金比主动基金更强。指数基金之父约翰-博格曾做过这样的统计:

60年的时间里,美国市场主动股票基金收益率均跑不过被动指数基金。

而在中国的股市,散户较多,韭菜偏多,主动基金普遍比指数基金收益高。我们看看历史数据:

沪深300指数年化收益11.55%,而同期混合型基金年化收益达15.78%,股票型基金年化收益更高达到16.21%。

在过去十年间,有近8成的主动管理型基金,都是跑赢指数的。

在中国,主动基金的收益大幅跑赢指数基金,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。

但也不是说指数基金不行,对于投资经验尚浅,又没有专业认识帮助筛选优质基金的投资者,坚持定投指数基金,长期来看收益也是可观的。

对于愿意承担较高风险、愿意花时间去学习研究、期望高收益的人来说,适合选择主动基金。

对于愿意承担较低风险、没时间研究管理、期望稳定收益的人来说,适合选择指数基金。

所以主动管理型基金和指数基金是我们定投的主力,下面主要是讲这两种。

6.为什么绝大多数人投基金不赚钱呢?

一是拿不住。

今天买入沪深300,未来连续跌1年,80%的人都会卖掉,大骂基金是骗子,亏钱离场。能熬过漫长的下跌,长期拿3年不动的人极少极少。散户的耐心只有3个月,这是人性巨大的弱点,非常非常难克服

亏损需要坚持,因为市场下跌,对于一次性投资是种煎熬,对于定投来说,恰恰是我们趁机大吸筹码的好机会,想买的东西便宜了,当然要赶紧买,甚至要加大力度去买

基金要真正赚钱一般要持有3年以上,只有在熊市默默积攒筹码,在牛市才能卖出个好价钱

二是牛市跟风买到山顶。

大多数人买基金是看到周围人都赚大钱的时候,开始跟风买基金。当周国人都赚钱的时候,大多是牛市的后期,这个时候跟着去买很容易买到牛市的顶

部。很快牛市褪去市场下跌,基金亏钱,大多数人又赶快割肉,大骂基金是骗子,亏钱离场。

上图中深蓝色代表股票/基金的购买量,可以清楚看到,牛市大家都在疯狂买入,而熊市时基金几乎无人问津。

二、主动型股票基金

1.挑选主动型股票基金

挑选基金的三大核心

1)业绩牛逼

投资策略再完美无缺,公司再大牌,资本再雄厚,而没有业绩,都是白扯!

投资就是为了赚钱,业绩代表一切!

2)业绩长期牛逼

股市有句名言,一年三倍易,三年一倍难。基金短期涨幅巨大的有很多,但能长期持续的却很少。

因为一般5年会经历牛市、熊市、震荡市完整的市场周期考验,还会经历市场风格切换,热门产业更迭,业绩不佳,基民赎回等等考验。

能在连续5年保持非常优秀的业绩,就说明该基金能克服各种困难和考验,能力已经非常全面,没有明显短板,未来大概率也能持续取得优秀成绩。

主动基金的业绩要求一般是长期持续年化15%以上。

3)相比其他佼佼者更为突出

前两个占到我们选择基金权重的90%,剩下的是加分项。

  1. 基金经理稳定在5年以上没有变动过。

  2. 最大回撤低。在熊市明显跌的比大盘少,是比较好的。

  3. 业内评价好,得过传统三大奖项之一:金牛奖,金基金奖,明星基金奖。

  4. 基金公司有5年以上历史;口碑好无负面消息;大部分基金产品业绩优;研究团队整体佳。

总结

  • 只有长期业绩好,同时最大回撤小,波动率小,才能说明是一个好的主动型股票基金。

  • 选主动基金不能只看热门,甚至是收益排名前10的基金,大多都是红极一时甚至是高估。

2.主动基金的买入

主动基金的买入时机很重要,我们主要根据“全市场等权中位数PE/PB值”,综合辅助的巴菲特指标,判断市场相对的底部区域。

一般来说,当全市场等权中位数PE值百分位小于30%(股市比历史上70%都便宜)的时候,我们可以开始买入,越低越买;

主动基金买入策略

具体的买入原则是等股市相对比较便宜的时候再买,越跌越买。

第一步:把资金分成100份左右。

第二步:挑选长期业绩好,最大回撤小,口碑佳的主动基金产品。

第三步:当“全市场等权中位数PE值百分位”小于40%的时候,每周定投,越跌越买。

  • 当等权中位数PE/PB值的百分位在30-40%之间,买入0.5份。

  • 当等权中位数PE/PB值的百分位在20-30%之间,买入1份。

  • 当等权中位数PE/PB值的百分位在10-20%之间,买入3份。

  • 当等权中位数PE/PB值的百分位低于10%,买入5份。

第四步:买入后定期检查、优化。

三、指数基金

1.挑选指数基金

指数基金的三个好处

  • 长生不老:没有哪家公司可以长生不老,但是指数基金可以通过吸收新公司,替换老公司的方法保持长生不老。新陈代谢的永续能力是个股不具备的。

  • 长期上涨:买指数基金就是买国运,只要相信国家能继续发展,指数基金就能长期上涨,我们就能分享国家经济增长收益。

  • 费用低廉:每只基金都会收取基金管理费和托管费,但指数基金的费率在 0.6%~0.8% 之间,比普通的股票基金 1.2%~2% 的费率少太多。

刚需消费行业

主要是维持我们生活的消费品,如食品饮料,酒,农副产品,调料等。不管经济情况如何,这些日常消费都是我们不可缺少的。

刚需的医药行业

医药行业有两大优点,长牛、避险。每个人都离不开生老病死,生病了就一定要用医药,医药行业也是天生容易赚钱的行业,不受经济危机的影响。

不过医药行业也有政策风险,如老龄化严重的日本会用企业利润去补贴百姓,政策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医药行业的整体业绩。

可选消费行业

在刚需消费之外,人们在有钱的时候会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,没钱的时候会推迟可选消费的支出。像高档手机,汽车,大家电等等都属于可选消费的范畴。

可选消费比必需消费弱,有一定周期性,容易受益于人口红利和消费的观念的变化,同时因科技的发展会有升级换代的特性

2.指数估值

指数基金是被动性基金,通过估值能让我们判断是否值得买入和卖出,从而实现低买高卖。

指数基金的持仓股票,比例都是事先确定好的,可以计算出对应的市盈率、市净率等估值来帮助我们判断。

估值方法

盈利收益率法

  • 盈利收益率大于 10% 的时候坚持定投。

  • 盈利收益率小于 10% 大于 6.4%(债券基金预期收益率) 的时候暂停定投,继续持有;可以改头其他盈利收益率大于 10% 的品种。

  • 盈利收益率小于 6.4% 的时候卖出。

盈利收益率法适用于持续盈利且盈利稳定的价值指数基金,即那些由成熟期企业构成的指数,比如上证50沪深300中证红利恒生指数H股指数等大盘蓝筹指数,成长股和周期股构成的指数不能使用盈利收益率法来判断。

博格公式法

  • 在市盈率/市净率处于历史底部区域(PE 绝对值小于 20 且 PE/PB 百分位小于 30% 是低估)的时候坚持定投。

  • 市盈率/市净率进入正常估值(非低估非高估),暂停定投,继续持有;可以改投其他处于底部区域的品种。

  • 当市盈率/市净率进入历史较高区域(PE 绝对值大于 20 且 PE/PB 百分位大于 70% 是高估)的的时候卖出。

如果一个品种长期盈利增长速度远高于 10%,那就不适合盈利收益率法了。

博格公式法适用于成长股或周期股组成的基金。

宽基、弱周期行业一般参考 PE 百分位,强周期行业一般看 PB 百分位。

3.指数定投

最终的定投计划必须落在纸面上,并且严格执行。

四步定投法

第一步:梳理自己的现金流,确定每个月可以定投的金额。

拿出每个月不超过闲置资金的一半用于定投是比较合适的,因为定投指数基金可能在几年内都不能被拿来使用,所以得留出一部分钱作为备用金,以备不时之需。

第二步:挑选出当前具有投资价值的、被低估的指数基金。

越低估的指数基金,能买的份额就越多;越有潜力的指数基金,未来增长的空间更大。

第三步:选择熟悉的投资渠道,构建一份定投计划。

  1. 在选好基金后,首先要选择自己熟悉的投资渠道,比如银行,蚂蚁财富,天天基金,雪球基金等等。尽量挑选有费率优惠的,可以省不少钱。

  2. 其次,确定自己每月定投的时间和频率,时间可以在发工资之后,频率上可以每周或每月(效果相似)。

  3. 最后,在计划中把遵循的定投策略,包括什么时候定投,什么时候持有,什么时候卖出,都详细的列出来落在纸面上要严格遵守,防止受到主观情绪的干扰。

第四步:在实践过程中,定期检查、优化。

为了做好计划的优化,在定投的时候我们需要做好记录,方便以后进行总结和回顾。定投记录一般包括定投指数基金的日期、品种、估值、价格、操作(买/卖)等信息。

金额

**(工资 - 五险一金 - 缴税 - 贷款 - 生活开支)**÷ 2

为什么是剩余金额的一半而不是全部呢?因为定投指数基金的资金可能在几年的时间内不能拿出来使用,所以得留出一部分资金,以备不时之需。

定投不定额,收益才更高

指数基金可以长期上涨,我们在低估区域定投这些指数基金,如果短期内指数基金下跌了,它的投资价值实际上是提高的。

定期不定额定投有很多种,不过核心的思路都是:越下跌,定投市场进入低位,开的始时投候资买定入投越多。

基于均线的定期不定额

参考指数的收盘价和历史均值,动态调整扣款率,高于均线少投,低于均线多投。公式如下:

基于均线最适合沪深300、中证500、创业板这三个宽基指数基金。

基于持仓成本的定期不定额

根据基金净值相对于平均持仓成本的涨跌幅调整扣款率,高于成本少投,低于成本多投。

基于市值的定期不定额:价值平均策略

给手里的指数基金设定一个市值增长速度,上涨少买,下跌多买,保证每个月的市值一样。

比如保证手里的指数基金市值,每月增长1000元。

  • 第一月:买入1000元的指数基金。

  • 第二个月:市场下跌,第一个月只有900了,第二个月要买入1100元,达到2000元。

  • 第三个月:市场上涨,现在值2100元了,那第三个月只需买900元,达到3000元。

这个方法对资金的考验更大,如果遇到股市大跌,则需要较多资金补仓,当然可以设定每月的最高额度。

基于估值的定期不定额

在熊市指数基金处于低估阶段开始投资,这时下跌的风险更小,投资价值越高,长期收益也会更理想。

公式里的 N 是定投放大器,能放大我们的收益:N 的数值越大,当指数基金低估时,要求的资金量就越多,未来在牛市的收益也越高。

一般 N=1 的效果就可以了,如果有条件的,资金较多的,可以设置 N=2。

基于估值定投的缺点:

  • 估值只适合指数基金,不适合主动基金。主动基金的会经常调仓,不会及时披露,所以主动基金是没有估值指标的。
  • 估值在有的阶段会不太稳定。长期来看,上市公司会赚更多的钱,但短期不一定,估值偶尔会失效。这时我们可以沿用盈利下滑之前的历史平均盈利数据,也可以看市净率,因为净资产的稳定性要比盈利要强。

总结

  • 在支付宝/蚂蚁财富的指数红绿灯模块,部分指数基金支持“智能定投”,其中就包括了基于均线、持仓成本、估值的定期不定额策略,让我们的指数定投省时省力。

  • 在制订好计划后,要能把这份计划向别人讲明白,讲解的内容包括什么是指数基金,指数基金有哪些优势,为什么这样制定定投计划,依据又是什么等等。一套知识体系,只是看完只能掌握 10% 的内容,看完又去实践能掌握 50% 的内容,能像别人讲明白,才算是基本掌握了。另外,向别人讲述的过程,也能帮助我们对自己的定投计划查漏补缺。

四、止盈策略

如果你坚持投资了两三年,在这个过程中,忍受住了市场上慢慢熊市所带来的亏损的折磨,熬过了“磨底”的时光,终于迎来了牛市,出现了可观的盈利,这时就要考虑止盈了。俗话说,会买的是徒弟,而会卖的才是师傅

三种止盈策略

1) 按照收益率止盈,赚多少才能卖

在定投初期就设定好预期的收益率,坚持定投,当看到自己持有的某只指数基金的收益率达到了设定的收益率,就开始卖出止盈。这种方法对止盈收益率的设定是非常重要的。

收益率止盈要注意的

  1. 不能太频繁止盈。因为指数基金包括(主动类)股票基金,短期的买入卖出,赎回费还是比较高的。

  2. 止盈收益率不能设定的太低,比较常见的数值是 30%。它的设定和“可转债”有关,可转债自带一个“30收益率止盈”的策略,这里就不细说了。

  3. 大牛市疯狂阶段的涨幅会非常高,投资者会缺失一些收益。

  4. 适合波动大的品种,也适合在 2~3 年内要用到这笔资金的朋友。

按照“定投低估值指数基金,30%收益率止盈”,2~3 内实现止盈获利是大概率的。

2) 按照估值来止盈

指数基金本身有自己的投资价值。如果价格大幅低于价值,就是低估;如果价格大幅高于价值,就是高估。我们在低估区域定投指数基金,在高估区域(牛市)卖出,就能收获高额收益。大牛市通常 7~10 年一轮,所以使用这种投资方式时,中间需要耐心持有。

估值止盈的优点

  1. 在牛市收益高。通常从低估到正常估值,从正常估值到高估,都会有 30%~40% 的涨幅,如果到了大牛市,涨幅会很惊人,让我们在牛市获得很高的收益。
  2. 投资者可以比较长地享受到投资品种本身盈利上涨带来的收益。指数基金净值 = 市盈率 × 盈利 + 分红,有些好的指数基金的自身盈利增长是很不错的,每年盈利增长都有 10%~20%,即使估值保持不变。

估值止盈的缺点

  1. 投资者需要非常有耐心。在牛市到来之前,投资者必须耐心持有,享受背后公司盈利的增长,这不是所有投资者都可以坚持下来的。如果坚持下来,收益会很丰厚。
  2. 这种策略对指数基金的品种有要求。估值止盈适合两类:一类是优秀的宽基指数基金,特别是策略加权指数基金,如红利、基本面、价值、低波动等;另一类是优秀的行业指数基金,如消费、医疗、中概互联等。

估值止盈方案:梯度止盈

在基金进入高估区域后,我们把手头的指数基金分成多份,估值越高,卖出的比例也越高。这种分批卖出、按照估值调整卖出金额的止盈方式称为“梯度止盈”。

这种卖出的好处是,防止在牛市初期就把指数全部卖出。因为一次大牛市,可能市场整体涨幅会很高,如果刚进入就高估卖出你,后面的收益会缺失,不过风险就是,可能牛市结束了,还没有卖完。

  • 对于指数基金,我们持有这只指数基金一万份。当指数基金达到20倍市盈率时,我们卖出10%的基金份额。下个月,当指数基金达到24倍市盈率时,我们卖出 10% × (24/20)² = 14.4% 的基金份额。估值越高,我们卖出的比例越高。
  • 对于主动型股票基金,把基金分成多份,设定多个止盈目标,越涨越卖,分批卖出。如20%、25%、30%……当收益达到第一个目标20%时,止盈一份;当收益达到第二个目标25%时,再止盈一份;当收益达到第三个目标30%时,再止盈一份……以此类推。如果实现第一个目标之后,出现下跌,那么耐心持有即可,等待后续上涨再止盈。

3) 不止盈,长期持有

买入低估的指数基金,然后长期持有,以分红的形式获取现金流。在长期持有的过程中,投资者能收获两种收益:一是资本利得收益(净值上涨的收益),二是分红收益。

只要买入时的股息率比较高,长期来看指数基金提供的分红现金流也会比较稳定。依靠分红现金流能满足日常生活的需求,投资者也就不需要再揪心股票市场的涨涨跌跌了。

股息率高的宽基指数基金有上证50、沪深300、恒生、H股、标普500等。

总结

  • 如果某品种盈利不稳定、估值变化大,最好用收益率止盈法。

  • 如果某品种盈利增长比较稳定,那适合低估买入,长期持有,耐心等待高估。

  • 如果某品种盈利稳定,分红良好,可以在低估、高股息率的时候买入,长期持有获取分红。

五、原则

不要追涨杀跌,要骑熊抓牛,越跌越买,止盈不止损

市场越高,基金净值越高时,我们买入的份额就越少;相反,当市场越低,基金净值越低时,相同资金下我们买入的份额就越多。亏损的时候要坚持,别放弃,在熊市默默地积攒机会,等待牛市的来临。当牛市来临,盈利达到预期是,也要冷静地步步退出,落袋为安,以免市场再现过山车情形而导致多年成功瞬间消失。这样就真正做到了高位减仓,低位加码,帮助我们战胜了人性,实现对人类常态投资心理的完美迎合。

定期不定额

指数基金和优秀的主动型股票基金上涨是长期的,下跌是短期的。如果我们在下跌的过程中,适当提高定投的金额,“微笑曲线”的作用就会更强,从而进一步提高收益。

六、总结

  • 投资要以不影响生活为前提。

  • 对于愿意承担较高风险、愿意花时间去学习研究、期望高收益的人来说,适合选择主动基金。

  • 对于愿意承担较小风险、没时间管理、期望稳定收益的人来说,适合选择指数基金。

参考文献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