命运总是不如人愿,但往往是在无数的痛苦中,在重重的矛盾和艰辛中,才使人成熟起来。——《平凡的世界》。

有人说,成熟是处事不惊,沉稳大气,心态平稳。有人说,成熟是做事稳重。
其实这些对成熟的定义比较笼统,真正的成熟在于心智,心智成熟才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人生问题。

人生苦难重重

有的人而立之年还在啃老,无法自己独立生活。
有的人把孩子当作命根子,试图霸占他的一切。
明知绝症已无药可救,却还要吊着一口气去抢救。
明明自己小孩犯错了,却总说 TA 还小不懂事别计较。
明知家庭贫困富养不起,却总说穷自己也不能亏待了孩子。

几乎人人都会遇到心理问题,只是程度不同而已。

很多人表面上虽是成人,但心智还是停留在孩童时期。
即便遇到了问题,却从不想着改变,害怕承担责任,也不愿面对现实。
就永远像孩子一样,规避问题,逃避痛苦,心智也无法成熟。

逃避问题,拒绝成长,是我们心理问题的根源

我们会自卑,会偏执,会自负,会刻薄,会逃避...
我们会被误解,被强迫,被宠溺,被辱骂,被拒绝...
人生,本就是建立在一个又一个苦难上的

人生就是不断面对并解决问题的过程

很多人面对问题,选择逃避,不愿面对,消极处理。
逃避不仅会让痛苦持续下去,还会源源不断地产生新的问题和痛苦。
只有去解决问题,我们的心智才会成长,痛苦才会消失。

面对人生问题,我们需要有个大原则
学会以积极主动的态度,去承受痛苦,解决问题。

逃避问题,我们的心智永远停滞不前;直面问题,我们的心智才会逐渐成熟。
需要遵循几个基本小原则:推迟满足感,承担责任,尊重事实,保持平衡。

推迟满足感

糖果实验肯定很多人都听过,一群能控制诱惑的孩子长大后普遍适应能力强,较为自信,能积极迎接挑战,不轻易放弃,能控制自己的冲动,未来发展普遍更好。

推迟满足感简单来说就是先苦后甜,这个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。
能考入大学的往往是那些刻苦读书的孩子;视野宽广,独立思考的往往是那些经常阅读学习的人;财务自由的往往是拿下能够控制住自己消费欲望的人。

不贪图一时的安逸,先苦后甜,优先选择承受痛苦,才会享受人生中更大的快乐;
而那些贪图及时行乐,不愿承受痛苦,面对问题就逃避的人,虽然暂时获得了满足感,但问题总会接踵而至。
只有牺牲当前的利益和享受,先承受痛苦,主动解决了问题,才能在未来获取到更大的利益和收获。

在《贫穷的本质》提到一个现象,那些靠救济金生活的低收入群体,只要有点多余的收入,就会去买昂贵的奢饰品,豪华的大餐,62英寸的大电视。
他们宁愿每天吃泡面,被赶出家门,欠费被停掉供暖也不愿放弃享受“奢侈”的生活。
储蓄和投资对他们来说是伪命题,享受当下才是真,只关注当前,尽可能让生活过的愉快。
他们怀疑改变生活的可能性,生活的机遇,一直保持现状。

承担责任

在有些家庭中,有些父母不履行父母责任,不给孩子足够的爱和关心,从不自我检讨,要么把问题归咎于学校,要么抱怨和指责孩子,把过错归咎于孩子。
这些孩子无法理解这些不合理的指责,将责任归咎于自己,甚至自我怀疑,进而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,缺乏自信和勇气。

新闻里常会报道儿童自杀的事件,有些人在想小小年纪怎么会自杀呢,童年不应该无忧无虑吗?
他们不知道的是,有些痛苦对成年人来讲只是痛苦,而对身心发育不完全的孩子来说是无法承受的。

面对责任,往往会出现两种极端:
一种是给自己强加责任,把所有错误归咎于自己,缺乏自信和勇气,让自己活得痛苦
一种是完全逃避责任,认为问题和自己无关,把责任完全推给别人,让别人活得痛苦

当推卸责任时,把问题推脱给亲人、朋友、同事,甚至社会上机构,可能感觉舒服和痛快,但心智就无法成熟,常常成为家庭、社会的负担。
就像美国一位黑人作家说的:你不能解决问题,你就会成为问题。

尊重事实

我们从小到大会慢慢对这个世界形成固有的认识,判断和观念,有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适应这个世界。
但世界是不断变化的,社会的发展,技术的进步,观念的更新,层出不穷。
而如果我们固步自封,用自己的老一套观念去应对新的世界,就会出现一些问题。

尊重事实,就是当事实与认知起冲突的时候,需要摒弃固有观念,承认真实的情况,不自欺欺人,不妄自菲薄。
尊重事实虽然会让我们承受痛苦,但远比暂时的舒适更为重要。
让心灵得到成长,让心智成熟,就要永远尊重事实。

最近看到一个新闻,知名作家马原的儿子因为没有得到积极的救治,于13岁突发疾病身亡。
其实马原很早就知道这个疾病,虽无法自愈但还是可以控制的,但是他固执的认为“心脏不能动手术”,强烈拒绝看病就医,最后儿子发病早夭。
当马原意识到自己三次病危都是西医治好的时候,但已为时已晚,儿子再也等不到他需要的手术了。

保持平衡

心智成熟是一场艰辛之旅,保持平衡意味着需要建立一定的约束机制,让我们避免走向极端。
我们既要待人真诚,也要学会善意的谎言;既要承担责任,也要拒绝不该承担的责任;既要表达生气,也要学会控制情绪;既要争强好胜,也要学会适可而止;既要充满自信,也要学会谦卑。
保持平衡的最高原则就是学会“放弃”,放弃某些东西,放弃固有的人格,放弃固定的行为模式,放弃固有的意识形态,虽然会给心灵带来痛苦,但是对心智来说利大于弊。

爱 ,是一种自我完善的意愿

爱是一个奇妙且神秘的现象,很难给出明确的定义,也很难解释的清楚。

你会爱一个木头人或者稻草人吗?
不会的,因为它不会给我们任何反馈,付出没有任何意义。
为什么我们都爱刚出生的婴儿?
因为我们付出了感情,婴儿也会给我们带来美妙的反馈,给我们带来开心,满足和幸福感。

正是因为对方能够给我们反馈,所以我们愿意为对方付出感情,这就是爱的本质。
爱,是为了促进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,而具有的一种自我完善的意愿。

这句话阅读和理解起来会有点难,来缩个句**:爱,是促进心智成熟的一种意愿**。
为什么爱是一种意愿呢?想想看,我们爱一个人会安慰 TA ,鼓励 TA ,帮助 TA ,赞美 TA ,呵护 TA,倾听 TA,另一个角度, TA 也会以相同的方式回馈我。
爱,在某种程度上是自私的,我们爱别人,使人发生改变,本质上是一种自我扩充,最终的追求则是自我完善。
这个意愿会让我们心智走向成熟,让我们学会对事情负责,学会对他人关心,学会尊重别人,学会承受痛苦,能够解决面临的问题,在自我完善中慢慢成长。

爱是自由的,控制不是爱

大男子主义的人,常常以自我为中心,独断专行,认为自己什么都是对的,家里就应该听自己的。
他们常常把爱挂在口头上,说一切都是为你好,迷恋权力带来的快感,物化女性,家务活基本不干,丝毫没有意识到自身的问题,而妻子和孩子也会在情感上疏远他,很难和他亲密,造成情感上的孤独,变得更加偏执。

而个体意识稍微强点的妻子,则会遭受无尽的争吵,甚至家庭暴力,而改变是需要经历痛苦的。
有的妻子鼓起勇气,在经历了丈夫的指责,邻居的批评,家人的误解之后,办理了离婚手续。
从这一刻起,她终于成为了她自己,结束了限制自由,压抑人性的婚姻。
敢于追求独立自主,尊重自己,不愿得过且过,是自尊自爱的体现。

爱是独立的,依赖不是爱

有些父母,孩子要什么就满足什么,孩子犯了错,就维护孩子,给孩子当“挡箭牌”,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做掉。
久而久之,孩子就会渐渐形成很强的依赖性,认为什么事都会给他摆平,自我意识特别强,性格也很难改变。这是对爱的滥用,爱的过分,还不如不爱。
该拒绝的时候一味给予,该批评的时候一味让步,这些都不是爱,更不是仁慈,而是伤害,对家长和孩子心智的成长造成长期的停滞。
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女孩子,就可能表现为公主病。她们以自我为中心,自理能力差,情绪极端,好逸恶劳,甚至会提出很多无理要求,在工作交友和生活中往往会出现很多问题。
依赖性过强的人,往往会把失去当成积极恐怖的事情,不肯给予对方自由,也不肯降低自己的依赖度。

作为孩子,离开父母独自生活,凭自己的力量购买房子,培养新的兴趣爱好。
做个“坏父亲、坏丈夫”,让孩子自力更生,减少成年子女的生活费,让妻子自己学会开车。
只有摆脱了依赖,心智成熟才能成为可能,自己和他人才能获得成长,需要经历痛苦和逆人性的,即使没有 TA 在身边,我也能过得很好。

爱是相互尊重的

爱的一种重要体现形式,就是学会倾听。
倾听就是关注对方,把注意力放在他人身上,是对他人表达关怀的具体表现。

倾听在家庭里是最佳的表达场所,而很多配偶却不懂得倾听,矛盾重重,TA 永远不理解我。
还有很多的父母不倾听孩子,总是以工作太忙为由,孩子也会变得不愿分享和诉说,遇到了问题也不和父母说,当孩子出了事情,父母也已追悔莫及。

对于孩子来讲,我们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,不可能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,有个技巧,叫做“原则性倾听”。
我们可以陪孩子玩游戏,指导功课,给孩子读书,捉迷藏,钓鱼,玩魔术,打球,看电影,野餐,开车兜风,出门旅行,观赏球赛等等,都是我们可以表达倾听和关注的方式。
只有充分的尊重孩子,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,教给他们更多生活技巧,才能让他们懂得自尊自爱,感到自己是有价值的,身心才能健康成长。

爱是相互滋养的

爱是一个长期和渐进的过程,不仅能帮助他人进步,也能促进自我成熟,心灵得到成长。
真正的爱,能够成为对方成长的养分,而这个源动力就是来自我们的意愿。
如果把每个人的心灵比作一盆花,只有相互滋养才能让心灵之花更加灿烂,幸福感更加持久。
微信图片20230412004426jpg

爱是实际行动,真正付出

有的人天天把“爱”挂在口头上,在脑子里幻想自己的爱,却并没有付出什么行动。
真正的爱是出自自我的意愿,只能依靠实际行动去证明,无论大脑里想的再美好,嘴有多甜,假的始终都是假的。
真正理想的婚姻,是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和经营,需要双方相互滋养,让心智逐渐成熟,推动心灵一起成长,一起灿烂,一起成为彼此的依靠,无论贫穷,无论健康,无论结果,爱是我们用一辈子去找寻的答案。

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是什么?

成熟不是“看起来成熟”,不是“沉稳大气”,而是:

第一,学会以积极主动的态度,去面对并解决问题。

第二,学会爱自己,学会爱他人。

心智成熟不可能一蹴而就,每遇到一个小问题,都是一个个小的跳跃。
最后借用连岳的一句话:人生每次飞跃之前,都会遇上困难,消沉逃避,困难就还是困难,飞跃不会发生。
主动解决问题,心智就能成熟,坏事就会变成好事,飞跃就会发生。
如果把人生比作电子游戏,通关是我们的修行方式,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更能发现人生的意义。